02
资讯动态
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,生物质能的地位如何?
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,多种能源并存是大势所趋。太阳能和风电对传统热电是有益的补充,而生物质能的影响潜力也不容小觑。从原料来源看,生物质能更加广泛,只要有秸秆、其它植物、以及农林、食品加工剩余物的地方就可以发展生物质能。另外,从能源产出的角度,生物质能包括液体燃料(燃料乙醇、生物柴油等)、气体燃料(沼气、人工合成气)、固体燃料(直燃、成型燃料)等多种形式。
根据学术界、产业界公认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(Life cycle analysis,简称LCA,比较不同能源之间的环境影响的标准方式。)评价生物质能:从原料开始,收储、加工、生产、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有能量的消耗,要算“总账”。生物质能产业具有产业链长、带动力强的特点,可同时带动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发展,是一个能自主创新又能带动全局性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既然生物质能的地位如此显著,为何在我国其关注度远不及太阳能、风电?
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,全世界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能约50亿吨,其中仅1%用作能源,但它已经为全球提供了10%的能源。国外生物质能技术和装置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运营,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,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,生物质产业规模也比较小。和太阳能、风电相比,从事生物质能行业内的企业发展规模都不大,。而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的境遇则不同,以太阳能为例,它在国内经过十多年发展,涌现了一大批企业,在白热化阶段,很多企业上市,年产值动辄过亿。相比之下,生物质能的关注度自然偏低。
03
在生物质能众多的利用方式中,为何生物质发电的矛盾异常突出?
就电厂而言,不管用何种原料,都存在一个“规模效应”。换言之,电厂要想盈利,其规模和产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体量。假设燃煤热电厂一年要消耗30万吨煤,生物质电厂则需要90万吨秸秆或更多,就原料来说,生物质电厂是煤电厂的3-4倍之多。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秸秆收割供应体系,所以原料价格难以控制。生物质电厂发电成本中,70-80%都来自于原料。原料价格压不下去,电厂就难以维持效益,这也是近些年生物质电厂几乎都亏损的症结所在。在现有条件下,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广泛的秸秆供应体系,不适宜过多投入秸秆发电项目。
04
新型城镇化下,生物质能行业能否迎来行业机遇期?
新型城镇化下,更多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,将有力地刺激能源消费的增长。与此同时,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会大大增加,硬件设施的建设将拉动能源消耗不断增长。而在我国,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,城市享受着社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便利,农村的人力结构却在衰落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,真正和谐的局面应该是城乡一体化,其中,城市和农村应该分别承载各自的功能,彼此之间优势互补。在实现这种和谐共处局面的过程中,生物质能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,尤其是在生物原料种植收集、加工销售、利用产业一体化的相关领域。
05
生物质能能否成为未来“精准扶贫”的新路径?
2015年6月,国家领导在贵州调研时提出,扶贫开发“贵在精准,重在精准,成败之举在于精准”。一时间,“精准扶贫”成为各界热议的名词。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,生物质原料丰富的地方恰恰是在农村,帮助农村提高生产效率,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水平,减少化肥农药以及能量的消耗,这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十年二十年重点要做的工作。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,是一个可行之举,它既可以利用农村剩余的农业废弃物,又可以帮助农民创收。包括帮助农民降低水、肥、农药的消耗,降低粮食生产成本,提高产量,进一步转化利用农业废弃物,让我国的农业更强大、更环保、更高效。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,“精准扶贫”的愿景也将逐步实现。生物质能和农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一定可以成为“精准扶贫”的新路径。